在哪里跌倒
换个地方爬起来
如何对待孩子犯错?
洪兰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有反思的能力。
当你犯错时,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错。
重要的是,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
洪兰教授的观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哪里跌倒,换个地方爬起来。
为什么呢?洪兰教授又引用了一句经典名言。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爱因斯坦
大人会嫌孩子不好,主要是因为拿孩子互相比较。
不要把孩子跟另外的孩子比,基因不同,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
孩子只能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应该奖励他。
她说,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间能力好的人往往语言能力不怎样;语言能力好的,空间能力较差。
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
爱因斯坦的脑在他死后捐了出来,并被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他在掌握空间的顶叶、颞叶交会处的确比别人大15%,他的脑细胞也比别人多。
但是爱因斯坦到三岁才会说话,如果生活在现在,会被认为语言迟缓,他的私人书信及日记被公布后,有人认为他是阅读障碍者。
他的右脑比较发达,很可能跟他左脑功能不甚强,他自然地去用他最擅长的脑去处理讯息有关。
因此,教育者应该顺其自然,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
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而非缺乏什么能力。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你会看到他的长处;用正向的态度去看事情,你会看到解决的方式。
允许孩子犯错
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
要允许孩子犯错,只是不要犯第二次错。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曾犯过错的人,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洪兰教授说,不要因为孩子做某件事做的不好而骂他。
因为,骂会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恐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抗拒,离的更远。
同理,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每天因为分数打骂孩子,孩子会不会因为恐惧学习而变得畏手畏脚?
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因为挫折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而孩子的成长可以以长带短。
好家长不应该只会说“NO”,而应在说完“NO”后,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走的路。
“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如此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