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的误解和真相
- 延迟满足能力真的和未来相关吗?
棉花糖实验的教授在结束后,一位朋友找到他,询问:“我孩子始终拒绝等待更多的饼干,他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他未来怎么办啊?”
教授问:“孩子多大呀?”
“4岁。”
“哦,那没关系的。”
为什么呢?
研究发现, 大多数不满4岁的孩子一般只能等待30秒。
一个4岁的孩子,无法等待,并不意味着“未来就完蛋了”。
- 孩子如何拥有延迟满足能力?
源于天性?源于对奖品的渴望?源于成年人的奖惩?
都不是!
有许多针对“棉花糖”实验的变形实验:
有时研究人员只告诉孩子基本设置,等待就有奖励。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等待的时候,房间里有许多玩具,你可以去玩。
有时他们会告诉孩子,你可以在等待的时候,想想那些有趣的事情。
结果的差距非常明显,什么建议都未得到的孩子仅仅等了30秒。
而有玩具玩的孩子,平均等待了8分钟; 想一些有趣事情的孩子,平均等待了12分钟。
也就说,作为家长, 我们需要教给他们一些等待的策略,而不是冷眼旁观,放任不管,这才是关键。
- 把延迟满足的掌控权交给孩子
每一次实验开始之前,研究人员都会向孩子展现许多奖品,并询问孩子最喜欢哪一个。
孩子喜欢的那一个,将作为实验时的奖品。
这和现在被推崇的“延迟满足训练育儿法”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前者,奖品是什么,要不要等待,等待多久,全由孩子决定。
后者,奖品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一切标准由大人决定。
前者提升孩子的“自主感”,后者却是剥夺“自主感”,将家长的意志美其名曰“延迟满足”,强加给孩子。
家长认为哭,是不好的。所以孩子哭,家长就不抱不哄。
但孩子却不知道,哭为什么不好?
变相的“延迟满足教育法”,是家长利用强势地位“欺负”孩子的一种做法,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