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中,谆谆教导儿子立世做人之道: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方能立日后的事业,先能修德,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长远。
鲍鹏山教授在说水浒系列讲座中,谈到高俅这个人物,感慨地说,高俅吹弹歌舞、诗词书画样样在行,似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却最终成为祸国殃民的败类。
因为高俅唯一缺少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行忠良。”逻辑思维训练小象科学课下载:小学必修科学启蒙课[30课题完结MP3]
鲍教授说:“一个人的素质,决不在于是否身怀诸多技能和脑袋中知识总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是否有是非心、羞耻心、恭敬心与辞让心。”
孩子将来是否优秀,不应该单纯以成绩来作为衡量标准,而要看他前15年的家庭环境如何,父母有没有付出心血,有没有把品德修养摆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
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曾说过:“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想培养真正优秀的孩子,请父母们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这几条黄金法则。
轻言传,重身教
在西方医学界,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亚瑟盖顿。
他是被誉为“生理学圣经”的《盖顿生理学》的作者,也是教育界的一个奇迹。
盖顿年轻时,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在接受医生培训的最后一个月,盖顿不幸因意外终生瘫痪。
他并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继续在医学界深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业余时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轮椅。
盖顿的10名子女,都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其中有8名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一时成为佳话。
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父亲永远都是那么斗志昂扬、充满好奇心。
在饭桌上父亲从来不会抱怨,总是在尝试着自给自足、想着怎么制造新的机器。“父亲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面对未知的毫无惧意,直面挑战,永不放弃。”
我们都说育儿要先育己,在试图管理教育孩子之前,需要父母首先教育自己、管理自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只有父母给孩子呈现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孩子才能去耳濡目染地学习、潜移默化地改变。
教育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用自己都做不到的规则去束缚孩子。一次身体力行的示范教育,胜过一万句无意义的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