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家庭环境是好是坏,家庭风气是优是劣,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品性修养。
真正优秀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后的影响。
万丈高楼始于基,父母给孩子最贵的家产,不是房子、不是金钱,而是家风。
家风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也是对孩子来说受益一生的礼物。
善良的家风,定品性
老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善良,是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根植于心的东西。
王阳明的家训《示宪儿》中也说: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就是告诉后辈,做人最重要的是“心”,心好,品性好,品性好,比什么都重要。
网上看到一则视频。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是养出学会感恩的孩子
爸爸开车带孩子出去玩,在马路口遇到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老奶奶,三轮车上堆满了各种废品。
爸爸在车里按了按喇叭,孩子看到急得快哭了,哽咽着对爸爸说:“别按喇叭,你知不知道她老了。”
孩子爸爸按喇叭本来是想把车里的废弃塑料瓶给奶奶,没想到孩子误会,生怕奶奶被喇叭声催促骑得太快。
小小一幕,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点赞。
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不需要特意冠冕,不需要时刻提醒,而是在平凡生活的点滴里,对世间人、世间事怀有天然的同理心,它的出发点是爱,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而这种爱,需要父母、需要家庭来渲染。
正如这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一幕,孩子的品行里藏着父母的教育,善良的孩子背后,是善良的父亲。
莎士比亚说,一颗好心,抵得过百两黄金。
善良,是中国人品性修养里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是一盏根植于心的明灯,照亮孩子的路,也让家庭的路越走越亮,越走越宽。
古语云: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以善传家,福报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