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为太贵,
压抑了孩子真实的渴望
知名心理学者李雪说:三代出贵族。
不是说,三代的财富才够培养出贵族,而是内心的匮乏感,经常要三代以上才能转变。
不是贫富,而是父母对金钱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是否丰盛。
一位朋友,她的童年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妈妈总是保持着生活中的美感。
她经常挑来淡雅的桌布,把旧家具变得不一样,也会时时给自己和弟弟买回点美好的小玩意。
尽管生活艰辛,但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金钱来之不易,也从没跟孩子们传达过懂得珍惜这种沉重感教育。
孩子们一直感觉内心富足流动,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有精神追求。
我们在跟孩子说太贵的时候,孩子接收到的其实不是物质层面的贵,而是心灵上的匮乏。
而那些被“富养”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心灵上的轻盈富足。
- @拽拽
小时候,家里是全村第一家买电视机的,一到晚上几乎全村的人都来我家看电视,院子里人们说说笑笑非常热闹,至今都觉得蛮自豪的。倒不是觉得自己家富有,是拥有之后的自信,觉得靠自己的能力,可以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 @lilian
小时候有一次过生日,妈妈带我出去玩说:“今天你想吃什么,就可以买什么,妈妈都答应你。”那天,我吃了冰激凌、糖葫芦、棉花糖、大白兔奶糖,喝了汽水,我至今都觉得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天。
- @渡渡鸟
从小到大家里都不是很富裕,但爸妈愿意带我去各地旅行,从偏远的地方,到大都市,我的眼界宽了,说实话也激发了我内心的欲望,我一生都愿意看到更高远的东西,不被当下的生活局限。我一直告诉自己:你值得站在高处,看更美的风景。
TED有一个关于“为什么穷人往往做出最差劲的决定”的演讲,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实验。
印度的甘蔗农民,每年60%的收入是来自甘蔗的收成。研究表明,甘蔗收割季后,农民的智商比收割后平均高了14分。
演讲中同样提到一个实验,加拿大多芬的一个小镇,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就是吃饭穿衣,孩子教育问题是不用担忧的。
但是多年后,这个小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他们的人民变得富有、聪明、健康,学生成绩提高,住院率下降,连家暴事件也在下降。
数据证明,贫穷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而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大小。
由压力释放的皮质醇,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和决策。
也就是说,贫穷的人很难做出理智的决定。
我们再看这两个实验,人们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后,就有了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会从大人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所以,怕的不是穷,怕的是把孩子养穷。
经济上的穷不可怕,怕的是心也穷了,不再有追求,觉得自己不配,做不到,不值得。
当人的内心精神时时充满困顿挫折感,再难养出如贵族一样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