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带喆同学去一个茶餐厅吃饭,旁边桌上坐着一家五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3岁左右的宝宝。
从他们的谈话可以听出来,是大家在给奶奶庆祝60大寿。
赶上中秋节,外出就餐的人很多,平日里服务很好的餐厅,上菜变慢,服务也不再那么周到。
大概是某个菜过了很久还没上,爸爸极不耐烦地叫了几声服务员,没人前来;接着他直接站起来,气冲冲走到远处正在给别人服务的服务员跟前吼:“耳朵聋了是吗?叫你们多少次了也没人理,你们这是做餐饮呢,还是给我们这些上帝找气受呢?”
那大嗓门,在安静的餐厅异常刺耳。很多人停下吃饭,看那位爸爸。
爸爸没有停止指责:“五分钟之内上不来最后一道菜,整桌都别想让我付钱……”
服务员一直道歉,二十出头的小姑娘眼泪都掉了下来,那位爸爸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值班经理出面道歉,答应全单8折,同时最后一道菜免单。
回到座位前,爸爸继续发牢骚,还把碗筷弄得叮当响。老人劝他消消火听不进去,最后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我不要爸爸,我不要吃饭,我要回家……”
这位爸爸,把吃饭的目的完全抛在了脑后。如果他顾全大局、懂得控制情绪,在上菜太慢和母亲生日之间,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毕竟老人的60大寿只有一个,这种和乐的气氛破坏掉,就失去的了温暖的此时此刻。
最重要的,孩子看到父亲在公众场合的失控,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有一天她长大,也遇到类似的事,脑子里将出现怎样的处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