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情绪更稳定,
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
很多情况下,越是对待亲近的人,我们的言行越是容易失了分寸。
老师对待学生,是平等尊重的态度,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一个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首先会耐心、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聊,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免会错怪或误会了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可交流沟通的平等氛围,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更能听进老师的话。
然而在家庭中,家长常常因为对孩子的过度关心、焦虑,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一旦发现孩子的什么问题,总是容易“上头”,首先发一通脾气,大吼大叫。
这阵势,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家长的情绪上了,反而不利于孩子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所在。
家长总是情绪化,也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损伤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不好了,家长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
这就告诫我们,作为孩子最亲近的父母,不管孩子再小,也要把他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看待,不随意斥责、打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要一点是好好沟通,懂得倾听,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弄清楚事情的本质,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