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自己,保持冷静
当孩子觉得他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时,他有权利感到愤怒。
愤怒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权利。
那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容忍孩子的愤怒呢?
就像立规矩常常失败的那位妈妈,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妹妹的出生而由奶奶抚养长大,到了上学的年龄,她就开始在寄宿制学校读书,跟父母的关系一直都不太亲近,尤其是跟自己的妈妈关系不好。
回忆起童年,她说自己的母亲脾气很暴躁,常常因为一丁点儿小事就忽然发怒,经常打骂自己。
在她的内心,积存了很多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
当自己的孩子哭闹时,常常无意识地勾起她对自己小时候孤立无援处境的回忆。
当这些痛苦重新翻滚时,她就无法在当时保持冷静,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无法给孩子做很好的情绪引导。
社会学家T. J. Scheff说,一个人压制的感情积累得越多,越不能够忍受别人对这种感情的发泄,因为别人的发泄会扰乱自己的宁静。
由于这位妈妈压抑了自己的许多情绪,所以她无法忍受孩子情绪的宣泄。在孩子哭闹时,她要么妥协,要么吼叫压制。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认为,我们以往的经历影响着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
未妥善处理的过去也许会埋下隐患,影响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这些隐患带来的问题很容易引发我们与孩子的矛盾。
而当矛盾发生时,这种不恰当的心理会削弱我们理智思考和适时反应的能力。
当孩子发脾气让我们感到心烦意乱时,不妨向内看,看看自己的反应跟过去哪些经历或者经验可能有关,然后去关照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
觉察自己,试着解决自己的难题,我们就更有可能在当下保持冷静,用更灵活的方法应对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保持心平气和时,再去靠近孩子,而如果我们本身也是被激怒的状态,一定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再跟孩子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