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日常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肯定与爷爷奶奶很亲厚,对爷爷奶奶信任有加。如果我们让孩子叫一个陌生人做“爷爷”“奶奶”,其实是给了孩子一种暗示:这个人是可以信任的。
那么这个爷爷或奶奶给孩子点心吃,你却要求他拒绝,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混乱。他有可能分不清什么人给的东西可以要,什么人给的不可以要。
因此,我从不让小诺称呼校门口的保安为“爷爷”,早上就说“早上好”,傍晚直接挥手说再见。一定要加称呼的话,我会让她说“保安爷爷再见”。
让孩子称呼陌生人为“爷爷”“奶奶”,还存在一个隐患。
万一孩子被抢,如果孩子大叫:“奶奶你别拉我”或“爷爷,我不跟你走”,结果会怎么样?
这必定会严重降低路人的警惕性!大家都会以为是孙子不听爷爷的话呢,谁会想到是抢孩子呢?自然没有人会报警或者施救。
因此,为了孩子的安全,别再让孩子叫陌生人为“爷爷”、“奶奶”了!
小曦两周岁的时候,暑假,我带她回老家,见到外公,让她叫人她不叫。她上一次见外公还是一年半前呢,当然记不住。
稍稍熟悉一点后,小曦很主动地叫外公做“爷爷”,外公起初很开心,大约觉得这个“外”孙女不见“外”,和自己挺亲的,不叫外公叫爷爷也挺好。
还是外婆点醒了他:“城里的孩子有礼貌,见到不认识的老人都叫‘爷爷’”。外公做恍然大悟状,并貌似有点“受伤”。
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让孩子称呼陌生老人为“爷爷”“奶奶”,虽说是一种礼貌,可其实隐隐降低了爷爷奶奶的“含金量”,随便谁都可以这么称呼,似乎爷爷奶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那时候奶奶一直在帮我带小曦,所以后来出去玩遇见老人,我很少让小曦叫人“奶奶”,尤其是当“正牌”奶奶就在一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