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推荐:火烧圆明园的毁灭前的照片内容简介
几代清朝的皇帝,因为游牧出身的秉性,也因为人性的原始需要,雇佣了最大数量的工匠,花费了最大规模的金钱,建造了一个地球上最大的私家宅院。但是,这个豪华的宅院最终却毁于一场战争,圆明园,万园之园,东方的博物馆,独一无二的人间仙境。一个家族的欢乐和痛苦;一个帝国的兴盛和衰亡,一个民族的荣耀和耻辱,所有这一切,都浓缩、铭刻在圆明园上。
圆明园的建设标志着大清盛世的到来,它的毁灭昭示着一个帝国不可逆转的败落,文明的玄机和历史的诅咒尽在其中,《圆明园》大型史诗性数字电影为圆明园的历史填补空白,还世人一个完整真实的圆明园!
“三帝”相会牡丹台
影片《圆明园》以其详实的史料,揭示清皇室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建造这座园林过程中的秘闻。
1709年,康熙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北修建了圆明园,并将其赐给了皇四子胤(即后来雍正)。据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张恩荫介绍,最初的圆明园规模并不大,只是一座花园,建成后不久胤就迁入使用。因园中一处种了很多牡丹,花开时极为绚烂,故名“牡丹台”。
而清朝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唯一一次相聚就在此地。1721年,在康熙成为皇帝的第60个春天,胤请他前去牡丹台赏花。康熙极爱牡丹,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胤的儿子——12岁的弘历(即后来乾隆)。康熙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聪明的孩子。康熙总共有35个儿子,究竟传位给谁成为此时他面临最迫切的问题,虎头虎脑的弘历的出现,让康熙的心灵得到安慰,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康熙帝去世。
模仿江南再现诗境
雍正登基之后,便下令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圆明园扩建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模仿中国江南的自然风景;二,再现中国诗歌和绘画中的意境。比如一处景观是根据杭州西湖玉泉观鱼而建,另一处的灵感则来自杜牧诗《清明》的意境。
据张恩荫介绍,圆明园建筑精华所在之处是叠山理水、山形水系,通过人工巧构,安排出大、中、小湖泊群,同时互相串通,形成水系。水系之外又配以陆地游览线,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把全园分划成山复水转、层层叠叠近百处的自然空间。建筑群体组合都以组景为目的,每一景点皆为一个小型园林,因此形成“集锦式”的规划形制。
郎世宁曾回忆:“包括我在内,为圆明园工作的人大概有好几万,工程持续了3年时间。”园中种植了大量花木植物,一年365天繁花似锦,仅侍弄植物的工匠和太监就达300多人。
总建筑师雷氏的烫样绝技
雷金玉是圆明园的总建筑师,他在修缮紫禁城时因技艺超群而被康熙看中,从此掌管皇家的“样式房”。
雷家有一门独一无二的技艺:烫样,即用木条等制成建筑模型,可以灵活组装,皇帝批准烫样之后,皇家设计师就据此画出准确的施工设计图。今天我们只能根据一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来想象这座皇家园林的原貌。最终建成的圆明园有近1000座宫殿,建筑面积比紫禁城多三分之一;其占地5200多亩,相当于近7个紫禁城。
张恩荫表示,虽然人们传统上都认为圆明园只有四十景,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在内,圆明园总共应该近百景,“现在,国内关于圆明园的研究只能达到确定其平面布局,至于更为详细的东西还很难确定。”
生肖喷泉的由来
在圆明园的西洋花园中,郎世宁曾设计了大量的人体喷泉,但乾隆对这些“裸体女人”很生气,于是,郎世宁想到了中国十二生肖。当时,园中藏有许多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然而,郎世宁却发现工匠已经不会使用这门工艺了,最后,十二生肖的设计是由外国人来完成,并安装在海晏堂的前面。
这个生肖喷泉,每隔两小时有一只动物喷水,中午十二点,十二只生肖一起喷水。然而喷泉建成三年之后,用于汲水的机械就被废弃,改成用人工辘轳打水。对此,张恩荫认为:“可能与当时设计者本身就不是机械专家有关,又加上中国工人安装过程中有问题,所以机械很容易出故障。”
幕后故事:“三维”复活圆明园
长达93分钟的《圆明园》运用了实景和三维动画合成的技术,其中三维动画特技长达35分钟,并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制作了数字电影和传统电影两种版本。
据介绍,目前国内电影中纯三维镜头的运用一般不会很多,一个镜头在几秒左右,而《圆明园》中大量使用了长达几分钟的纯三维园林展示,这在国内的纪录电影中还是首次。“《圆明园》这一项目在1999年就立项了,2001年真正开始数字特效制作。”特效制作负责人王连明介绍,“我们仔细看了宫廷画师对圆明园的描绘,查看了很多资料照片,每周就要好几次去故宫,查看清宫档案。制作完成后,我们的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成了半个圆明园专家,已经是圆明园学会会员了。”
此外,圆明园有个特点,它的很多建筑在别处都有原型,可以参照。另外中国古代建筑是榫卯结构的,通过一些专业的计算也能算出来。王连明说:“我们请专家反复论证建筑样式和屋内的摆设方式,严格按照‘营造则例’、‘样式雷’来复原圆明园的原貌,应该具有一定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