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这点我承认,以至于近期一部英国BBC团队拍摄的纪录片一出炉,就将亿万国人感动的稀里哗啦。
它就是《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
豆瓣评分8.1,口碑爆棚。
该片一共分为三集,每集60分钟,对应三个不同的主题:归乡,团聚,欢庆。
整部纪录片,全程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人的新春盛况。
对于中国人来讲,春节就意味着团聚。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但回家过年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轻松,因为它赶上了“春运”。
外国人管它叫: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关于春运,主持人是这样说的:
春运期间整个中国的人口流动高达32亿人次。
这是英国、法国、德国的人口总数加起来,都望尘莫及的数字。
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一片人山人海;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到处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簇拥返乡的旅客。
据统计,2016年春运时间,光是中国陆地上的交通就有32亿人次!
单单是北京的一个机场,就有1000万人次的旅客,铁路运输超过2.5亿人次。
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
所以工作人员也说道,让每个人顺利回家也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每个人都想回家,那是内心的一份期盼。
这可能是我看过最美的画面了,亲人团聚。
任何语言在这里都是乏味的。
哪怕路上再堵,车上再拥挤,这条回家的路再艰难,人们还是愿意顶着头皮往前冲。
因为一个字:家。
怪不得都说,没有经历过春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弱弱的问一句,你的火车票都抢到了吗。
如果没有,就一起加入了摩托车迁徙返乡大军团吧。
说完了春运,不能不说春晚。
外国人管这个中国最大的盛会叫: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
的确,春晚是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一年就一次。
一次有上亿人观看,成为了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边看春晚边吃年夜饭,是我们一贯的风格。
包饺子可以说是万年不变的老传统。
对了,在我们年夜饭的桌上,一般还会摆上一条大大的鱼。
象征着年年有“余”。
特别是刚刚捕捞上来的胖头鱼,那叫一个鲜呐。
除了美味的鱼肉之外,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长寿面。
它是真长呀。
在上海,面点师傅刘辉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拉出了世界上最长的长寿面——1918米,震惊国内外。
两位外国老大爷还尝试了众多中国特色美食。
比如辣条。
还有火锅。
最搞笑的是两人吃完以后,对它的称赞只有一句话:这真是天才的发明啊。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他们不仅会吃,还很会发掘美食。
炸昆虫,炸蝎子…
冰糖葫芦,蒸烤扇贝…
我只想说除了冰糖葫芦外,其他并不在我们过年期间必吃的食物列表之内。
过年哪能光吃呢,除了吃,还有玩呀。
为此BBC还给我们展现了许多,连中国人都闻所未闻的春节习俗!
比如查干湖捕鱼,哈尔滨冰雕,香港夜间花车游行,维多利亚港的烟花,求签逛庙会….
有人说这是哈尔滨旅游局最大的胜利,我认证。
因为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真的想去哈尔滨,完全媲美北海道好嘛。
冰上自行车
天然滑雪道
还有那美轮美奂的冰雕。
和春晚一样,为了给大家呈现最好的视觉盛宴。
他们需要花费一年的时间倾力打造。
慢工出细活,看看这梦幻场景,一点也不逊色于迪士尼。
最后我要说的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放烟花。
但今天我想强调的是有一种花比烟花更美。
它常常被人所忽略,甚至被遗忘。
可能还有很多人对它一无所知。
那就是打树花,这是一种流传多年的古老技艺。
打树花,就是向空中抛洒1600度的铁水,铁水在空中化成绚烂的火花,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遗憾的是,这项技艺即将失传。
可能这也是纪录片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感动,过年不仅仅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更多的是思考背后的意义。
无论过年期间你选择哪一种娱乐设施,请记住,与最亲最爱的人在一起。
他们一年之中就盼着这一天你能回家,过年。
最后向大家道句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