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最忌“无关回应”。
比如孩子心爱的宠物丢了、死了,孩子明明很伤心,你却无关痛痒地说:“没事,我们再买一只。”
及时回应,也并不意味着:孩子想要什么,我就马上给他什么。
“无关回应”让孩子觉得,他的感受不被接纳和理解,从此不愿敞开心扉;
对孩子的需求不分情况地照单全收,会让孩子难辨是非、漠视规则。
正确的回应,应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的心声,肯定他的情绪,然后用温和平等的姿态,引导他遵守规则、学会等待。
在这一点上,胡可的“我知道”句式一直为人所称道:
当儿子想要把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带走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这是规则。”
当儿子从水堡里出来因为害怕哭泣时,胡可仍然第一时间拥抱儿子: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一句“我知道”,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理解和关切。
一句“但是”,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得到别人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妈妈及时的关注和温和的回应,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妈妈一直和他在一起。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回应孩子,真的没有那么难。
只要我们愿意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花足够的心思去了解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得到满足,他就不会一直缠着父母索要。
所以,无论何时,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请不要漠视他。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回应,永远是最动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