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姜文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带两个6岁和4岁的儿子,到新疆阿克苏接受军事化的锻炼。
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极大,清早6点半,天气特别冷,姜文就叫孩子们起床,拖他们去跑步,跑不完不准回家。
儿子们不喜欢喝羊奶,他也不惯着他们,除此之外,每天的饮食也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慢慢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姜文说孩子从“豆芽菜”长成“红豆杉”了。
等到妻子周韵前来探望的时候,孩子们不仅皮肤粗糙了,脸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会自己收拾房间,还能帮着打扫卫生。
姜文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
傅佩荣说,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一餐一饭皆来之不易。
他们对于生活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课本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是切切实实的基于当下的经历。
吃过苦的孩子,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他们懂得感恩,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坚韧,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要比同龄人更加坚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教他们生活之苦,带他们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他们自然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杨绛先生说: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千万别在该吃苦的年纪,让孩子选择安逸,舍得让孩子吃苦,才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