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年近半百,先是做泥瓦匠,然后自己积累经验,做包工头,承包了不大不小几个工程后,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做瓦工也好,包工头也好,终日日晒夜露,餐风露宿。然后改行,投资了一个小加工厂。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即使在他最繁忙的出货结账的那些天,他每天晚上再迟都会到城里陪伴上高中的儿子。
在教育上从不吝啬投资。
对于儿子的日常教育更是事必躬亲,经常和我们交流教育心得,对于儿子的陪伴不仅有心,更用心、耐心。
宽严相济,宠而不溺。
因为父母的细致陪伴与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考取厦门大学。
在儿子高考升学宴上,小学毕业但现在是二百来人的工厂的老板的父亲喜极而泣,当着一众亲朋好友,借着酒劲说出了多少年想对儿子说的话:
“儿子,我用尽全力培养你,就是为了让你和我过不一样的生活,就是为了让你过得比我好,活得没有我这么机械与低层。我虽然从泥瓦匠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不一定缺钱,但是你不知道为了谈成一笔生意我得陪多少小心;为了赶一批货,我得日不眠夜不休熬多少夜;为了笼络客户,我得战战兢兢陪多少笑脸。儿子,你大学毕业后,自己从事一份职业,至少比我有尊严有闲情有自由;至少比我活得更安稳;比我活得更轻松。”
人逢喜事千杯少,喝着喝着真的喝高了,最后又细数他一路走来的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受尽的委屈与冷眼,这么多年的坚持与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