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中的小学生叶子健,在天台上说的一席话,令许多人落泪:
小时候,我以为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每次抬起头看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爸爸妈妈想我安静下来,不给他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他委屈地喊到: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们。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记者采访一个三年级的男孩: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玩手机?
没想到,男孩突然开始抽泣,哭着说:「我也不想看手机,可是他们大人天天看,随时看。我不玩手机,就觉得孤单、无聊。」
多少父母以为自己在爱着孩子,可是孩子却感受不到。
又有多少父母,以为给孩子手机是满足孩子、爱孩子的表现,却不知道孩子真正渴望的,从来不是手机。
《通往幸福的教育》中有一句话:
父母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尊重与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负起责任,帮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让孩子有健康的生活。
这一切,需要从父母做起。
前两个月,5岁的女儿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吵着要玩ipad。
我意识到,是因为这段时间,我自己就天天看手机。
痛定思痛后,我开始调整。
将不重要的微信群和APP进行了大清理,不再忍不住就打开闲逛。
和女儿在一起时,我会把手机设为静音,放在抽屉里,不再随时从兜里掏出看。
需要手机处理的工作,我就利用女儿睡觉的时间,集中高效处理;
如果哪天有特殊事情需要使用手机,我会告诉她:「妈妈爱你,但是现在妈妈有件紧急事情需要处理,处理完就陪你。」
父母的每个举动,都会照进孩子内心,反射到孩子身上。
前两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再也没有ipad瘾了!」
那一刻,我差点落泪。
如今的她,好几天都想不起用ipad,不管玩什么又觉得乐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