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在图书馆大吵大闹,你可能会情急之下对他说:「这里不能吵,你再吵,阿姨会把你抓走。」但怎么说都没有用。
其实我们可以说:「图书馆有个小声说话的约定,这样大家才能安静看书,你要加入吗?」
把规则换成约定,才是更有效的亲子沟通。
2.
孩子摔倒了,在地上大声痛哭,你可能会说:「好了好了,不痛了。」孩子哭得更厉害。
其实我们可以说:「你肯定很痛哦!」这样就能让TA感受到你在分担他的难受。
肯定孩子的负面感受,TA才会正向生长。
3.
孩子要上台表演很紧张,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紧张的,勇敢一点!」, TA可能会更紧张;
其实我们可以说:「第一次都会紧张,来,想一想紧张的时候怎么办呢?」说不定TA自己就会生发出几种放松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只要「看」到TA,TA就自己会往前走。
4.
孩子一玩起来就不愿意回家,为了催TA,你可能会很严厉地说:「时间到了,你必须回家!」但说了几遍也没用。
其实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说:「时间到了,我要回家了 」,可能他就会主动跟你走。
以「我」开头,让无效的指令变成有效的行动。
5.
外面下起了大雪,孩子觉得大树也怕冷,想帮他们穿衣服,你可能会笑着对他说:「你不懂,大树不需要穿衣服。」
其实我们可以说:「嗯,你真棒,那你接下来想怎么做?」
拒绝居高临下的否定,才能让孩子更好得思考问题。
6.
孩子想把玩偶放进冰箱里保鲜,你可能会很生气:「你这孩子怎么乱来,玩偶不能放进冰箱!」TA可能不会听。
其实我们可以说:「我觉得没用,不过你可以试试看。」
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才是更平等的沟通。
7.
两个小朋友为了抢玩具打架,你可能会对孩子说:「你怎么总惹祸,给他玩玩怎么了!」
其实我们可以说:「我喜欢你的勇气,但有没有办法既让别的小朋友开心,又不用打架呢?」
看到孩子表现好的一面,才能看到孩子更多可能性。
8.
孩子在学校被人嘲笑了,你可能会跟他说:「怎么会,没人嘲笑你。」
其实我们可以说:「你感觉他们在嘲笑你啊,那你一定很难受。」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见,而不是被赞美。
9.
想给孩子立规矩,教他待人有礼貌,找人帮忙要说请和谢谢。但孩子总是要问:「为什么」。你被问烦了会说「哪来这么多为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说:「这是人们约定的一种说法。一个人这么说的时候,就代表他真的很感谢,别人就会高兴,会更愿意帮他的忙。你想不想让别人多帮你的忙?」
当孩子愿意遵从一项约定的时候,他就会以自主的方式遵守规则。
10.
孩子见陌生人总是一言不发甚至躲起来,你觉得TA太内向,可能会着急:「你这么内向,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
其实我们可以说:「我发现你对熟悉的人说话很大声,跟不熟的人很小声。」
使用例外沟通,看到不一样的可能性,你可以制造出不一样的现实。
11.
妈妈说:「你要好好学英语,英语很重要。」孩子不好好学习,反抗说:「我觉得英语不重要。」
其实我们可以说:「哦,妈妈自己的经验觉得很重要,英语不好的话,都找不到好工作。但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样。你可以试一下,说不定将来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放下父母的自恋,让孩子用真实的世界来检验对错,而不是只靠父母的语言。
12.
孩子看电视看太久了,你会说:「不要再看了。」但只是念叨两下没有行动,孩子就会觉得,「我继续看,妈妈也不会把我怎么样嘛。」
其实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说,在规定时间到了之后,把电视关掉。
用行动表示你的拒绝,而不是只停留在嘴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