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是一对无话可说的母子为沟通进行的一次努力尝试,母亲在书信中认识了长大后的儿子,而儿子也在所有的信走向尾声时,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可是作为亲子沟通的知名著作,我们还是在书中看到了一种赤裸裸的“分离”的情感。
那就是作为亲密的母子,在儿子长大后相处模式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以安德烈抽烟为例,龙应台坦言每一次看到儿子抽烟,都恨不得把烟从他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
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龙应台在心里告诫自己:“请记住,你面前坐着的是一个成人,你对他要像对天下所有的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孩子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人。他就是一个‘别人’”。
可是即使是作家、思想家,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龙应台偶尔也会有这样的腹诽:“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成某个程度的‘别人’,可是也非常的不容易啊。”
而且,即使相对大多数母亲来说,龙应台已经做得很好了,却依旧不能完全被儿子满意。
在第34封信中,安德烈申诉自己已经21岁了,可是妈妈与自己的相处方式还停留在14岁,会说:“你的房间好乱”、“功课做完啦?”、“两点了,该睡觉了吧?”
在第35封信中,龙应台也写了这样的一件戳心的小事,因为安德烈和弟弟到上海进行暑期实习,她也兴高采烈地将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来,想和孩子们在上海生活一个月,带他们认识中国的大陆。
可是,孩子们非常直接地拒绝了她,理由很充分:“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何又要和妈妈住一起?”
不仅如此,在妈妈散步来到儿子的住处,看到他们自己洗好的衣服袜子凌乱地散在沙发上时,她都要在心中小心地按捺住帮忙收拾的想法。
就像书中的那句话:孩子长大了,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他自己;而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孩子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却又不敢声张的那个人。
相处模式的改变,确实让母亲很失落,可是再失落,还是要成全这场命定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