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令我心酸的跟读者之间的微信对话。
她问我:你说,我是天天给孩子打电话好呢?还是不要天天打?我说:如果可以,当然最好天天有联系。我问: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她说:我们是最底层的农民工,想陪孩子,就挣不到钱;想挣钱,就没时间陪孩子。
隔着屏幕,那种心酸,挡不住的,一下子弥漫开来。
我回复这条微信时,正在校门外等待散学的二妞。
彼时,正是黄昏,孩子们如倦鸟投林,叽叽喳喳,欢快的奔向守候在校门口的爸爸妈妈,然后说笑着,一起走上回家的路。
这样的画面,温馨甜蜜,充满了暖暖的情意。
而这条微信中所说的女儿,清晨黄昏,却只能一个人,独自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放学。
身体的苦,可以消散;心里的苦,却日积月累。
《离骚》中有写:悲莫悲兮,生别离。
生别离,生生别离,有多痛?
其实除了当事人,我们都无法有更深切的体会。
但作为一个母亲,我能想象得出那个留守在家乡,日夜盼望妈妈归的孩子,有多可怜。我也能体谅这个在外打拼,却时刻思念着女儿的妈妈,会有多进退两难。
为了挣得一份生活,原本应该日夜相守的一对母女,却只能忍受这样悲伤的分离,刻骨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