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确定自己儿子的专注力,当然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但是上课分心影响上课质量,这怎么解决呢?
小提醒
她跟我说,她和孩子一起准备了几张小贴纸,上面有一个老师拿着喇叭在喊话。
类似这样的吧
她让孩子上课的时候,贴在手背上,文具盒上,课桌上,一切可以随时注意到的地方,一旦脑海里开始坐飞机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醒自己,把注意力重新调整回老师身上。
这让我想起以前小拍的老师,提醒我们买款式简单朴素的文具,最大可能减少孩子分心的几率;
要求孩子,除了课本和笔,把所有杂物都放进抽屉,没有太多的文具做小动作。
和孩子一起约定,一旦她看见有孩子走神了,她就会拍一下手掌说“好,下面听我说”,只要听见这一句,走神的孩子都会回神,也不用老师特别去点名了。
这样的小技巧,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雪中送炭式的贴心支持啊。
穿插运动
小云还叮嘱儿子,课间休息一定要去好好放松一下,和同学去走廊跳几下都是极好的,运动对下一堂课的集中注意力非常有帮助。
到做作业的时候,儿子书桌上不摆其他杂物,她也不看电视、玩手机,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诱惑;
还把时间分段,让孩子每隔半小时起来活动活动,不必一屁股坐下就从头做到尾。
设计游戏
她还特别和我分享,平常在家可以和孩子玩一些专门锻炼抑制功能的游戏。
比如“我说你做”。
事先约定好,双手有三个动作,直起在头顶叫“上”,伸直在两侧叫“中”,垂下放在大腿两边叫“下”。
妈妈喊“上”,孩子要做出“中”或者“下”的动作,避免“上”的干扰;妈妈喊“中”,孩子要做出“上”和“下”的动作,避免“中”的干扰……以此类推。
熟练以后,说的速度和做的动作,都要越来越快,孩子也会觉得越来越有意思。
这是大脑在抑制听觉信息的干扰,做出自己要做的动作。我们也可以设计抑制视觉信息干扰的游戏,看见黑色,要说白色等等。
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设计一些假装游戏,我们小时候玩的“老狼老狼几点钟”“木头人”,都是带有锻炼抑制功能的游戏。
也许是歪打正着,我以前也有和小拍玩过类似的游戏,那时还一知半解不知道什么原理,这一回才恍然大悟。
你听我说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和他一起养成互相倾听的好习惯。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接着说。
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和他平视,说出简短的指令,都对他集中注意力有帮助。
在家里还可以玩“话筒游戏”,一个人拿着一个“话筒”说完,另一人想说必须得听完,拿到“话筒”才能说。
通过这种小训练,培养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上学时的分心时间也会大幅度降低。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发现,注意力的培养、抑制功能的锻炼,不是临时抱佛脚,集中突击训练出来的。
它是伴随着孩子的生活点滴,穿插着自然的亲子陪伴,日积月累而来的。
因为集中训练的强度再高,也跨不过大脑前额叶发育的必经过程,而只有我们,在一年又一年的陪伴孩子,看见他每一年的进步。
有时真要感叹,做父母是一项专业度要求很高的职业,如果什么也不懂,只用朴素的原始的认识,去看待孩子的发展,那不小心掉进坑里,还浑然不觉呢。
培养注意力的方法当然还有各式各样,但只有搞清楚了注意力的概念,孩子发展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