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真的会这样吗?孩子的内心真的这样脆弱吗?和父母那辈的权威、打骂教育相比,我们是不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真的需要处处放下自己的需求,总是尊重孩子的意见吗?
回看自己这些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当妈经历,我越发体会到,尊重,是相互的,在尊重孩子的需求时,我也要照顾到自己的情绪。
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不是整天围着自己转的陀螺,妈妈也是人,有自己的需求,在和妈妈的相处中,孩子必须慢慢认识到,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最近看《简单教养经》,我的想法在书中得到了印证。
书中把孩子的养育分成了三个阶段,而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对于8岁以前的孩子,父母更像是一个管理者,我们要给孩子清晰的指导和界限,一个有界限的父母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在这个阶段,孩子生活中的大部分决定,都应该由父母来做。 对于9到14岁的孩子,父母这时候的角色像个园丁,他们会认真倾听和观察孩子的情况,有时候也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和看法,但在家里做决定并为此负责的,还是父母。 对于14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就像一个指导者,听一听孩子的看法,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家长的帮助,孩子的基本需求大部分都由孩子决定,要知道,这时候他们已经对我们的长篇大论没多少兴趣了。
换言之,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一个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为自己的需求做决定,取决于他能为这个决定负责到什么程度。
父母决定了这周的家庭日是去公园,而不是游乐场,孩子不高兴了,我们会接纳你的情绪,理解你的失落,但要为这份情绪负责的人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
几个月前,我在深圳上课,小拍和爸爸在中山参加班上的亲子游,游玩结束后本来准备回家。
小拍跟爸爸说想早点见到妈妈,让爸爸开车到深圳接上我,再一起回广州。
拍爸不敢造次,一路狂奔。
可是从中山绕路到深圳,白白增加了一两百公里,对于刚爬完山的拍爸来说,车开到一半已经累到吐血,只好一路抱怨一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