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一个课程。老师讲了一些夫妻相处之道,亲子沟通技巧。
他的大部分观点我都认同,比如:作茧自缚,是限制性信念的结果;夫妻成长不同步,是婚姻痛苦的主要原因;亲子关系和谐是教育的基础。
其中,讲到了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原生家庭”,他的观点是,无论父母做了什么,你都应该感恩父母,毕竟父母给了你生命。
并放了一段视频。
一个女孩,没有妈妈,爸爸是个聋哑人,卖烧烤为生。
因为爸爸的“特殊”与家庭状况的卑微,女孩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她的梦想是“有一个更好的爸爸,一个能说话的爸爸”,可是,梦醒时分是无边的黑暗与现实。
于是,她选择了自我放弃,与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父亲忧心如焚,为了“拯救”女儿与不良青年拳脚相向,最终赶走了女儿的“恋爱对象”。
女儿生日,爸爸买了蛋糕等待女儿,不料却发现女儿在卫生间割腕自杀。
在医院里,爸爸为了求医生救活女儿,不惜下跪。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女孩,脑中像放电影一样闪现了往日的一幕一幕:幼年时,爸爸举高高;童年时,爸爸比划着让她多吃点,送她上学,陪她写作业;少年时,早恋,爸爸痛打不良青年……
就如爸爸的自白:
爸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爸爸对不起你。但爸爸想告诉你,爸爸最爱的人就是你。
一行清泪顺着女孩眼角流下,她伸出一只手,摸到了在病床边累得睡着了的爸爸。
屏幕上一行“好好去爱……那些一直爱着你的人”,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这段视频里,爸爸对女儿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只是由于客观原因——父亲天生身体缺陷,母爱缺失——而不能给予女儿正常父母所能给予的一切,但这,不是他的错。
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敏感期的妙龄少女来说,由于家庭原因备受欺凌,任谁都难以承受生命如此之重。
不能说她不懂感恩,只能说,命运对一个孩子,实在太无情。
若经过这一劫,女孩变得坚强与从容。某一天,回首往事,心里会不由生出: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
但是,在她决定放弃生命的那一刻,心里想的一定是:多么希望,我从来没来过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