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嗝嗝老师》,竟让我看见了小拍老师的影子。
它讲述的是一个天生有语言缺陷的女人,好不容易当上老师,带14个学渣在精英学校逆袭的故事。
我最好奇的,就是她如何启发学渣,从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变成主动学习的?
这14个学渣都来自贫民窟,成绩在学校一直垫底,还非常叛逆,时不时打架斗殴恶作剧。
嗝嗝老师在一次贫民窟家访以后,才发现他们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其实还要帮父母维持生计打工赚钱。
有的在天桥摆赌博小摊,练出了比计算机还快的心算速度,嗝嗝老师鼓励他,要学好数学去更大的赌博市场,股市什么的。
有的整天帮妈妈切秋葵炒秋葵,知道要最后放盐,不然会让秋葵变得黏黏糊糊,嗝嗝老师说,这就是化学。
他们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更多的是在操场,在实验室,在大广场,而且都在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解释知识。
抛个鸡蛋,讲解抛物线。
打个篮球,讲解摩擦力。
做个神奇的试验,让孩子欢呼鼓掌。
本来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他们,好奇心、探索欲就这样被老师挖掘了出来。
那些公式,那些躺在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成了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线索,寻着这些线索,自己正在变得开阔和灵动,这就是一个人学习的快乐源泉吧。
他们学习的热情,鼓舞了只能在教室上课的学霸们,她们甚至问自己的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边玩边学?
小拍如今的学习也是如此。
上半年学建筑板块时,老师不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而是把他们带到农场,让孩子们搭一个凉亭出来。
从打地基,到锯木头,再到最后的搭建,全部要孩子亲手完成。
最后凉亭搭好,孩子的成就感满满,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跨学科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