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国象班上十来个孩子,年纪都不大(5-8岁之间),上课坐不住很正常。
有次,一个孩子屁股扭来扭去不算,还老拉着旁边的孩子说笑聊天。
他妈妈在后面实在看不过去,把他一把拉倒墙角,训斥起来:“你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你再这样捣蛋,老师要生气了,不给你上课了!”
及时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当然是对的,但这位妈妈好像弄错了重点。
别这样了,xx生气了
想起前段时间,脑科学博士后杨滢曾在微博上说过这样一个遭遇:
她坐高铁,后座一个6岁左右的小朋友不停地踢她的椅子,她感到特别无奈,跟小朋友的妈妈说:“能不能请您,让孩子别踢我的椅子了。”
这位妈妈听到后,确实有马上制止孩子,不过,她是这样说的:“别踢了,阿姨生气了!”
我这才发现,原来在生活中,用“别这样了,xx生气了。”来教育孩子的父母还真不少。
这种方式,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好,但实际上,它回避了孩子的错误,并把“不可以做的原因”归结到别人的身上。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找不到问题的本质。
不断试探底线,以致行为失控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的大脑只习惯于直线思维,他只能理解并记住从我们教导里推测出来的直接结论。
所以,当妈妈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告诉他可能会带来的直接后果,而把后果归因到了别人的不悦上时,他推测出来的结论就是:别人不生气就可以做。
那么,以后只要别人没表示出不开心,他就会继续做,不断触犯他人的边界和底线。
海姆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每个孩子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养成责任感。
当孩子犯错时,如果我们不能客观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用别人的喜好来指引他的行为,那么,孩子不仅不能从失败和错误中爬起来,长大后,还会习惯于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是非,最后型塑成讨好型人格。
如此,他养成的责任感将会出现偏差,不是承担事情的后果,而是负责别人的情绪和心情。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简单说来就是,做事情之前都会想别人会是什么反应,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符合别人的期待;自己没有什么原则,凡事都习惯看别人脸色,以别人开不开心为准则。
青年作家蒋方舟就是这样,她说,她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所以成了一个谄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