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种思维模式长大的孩子,就算有了自己可支配收入最常做的是存起来。觉得”节流”比”开源”重要得多。
我的同事小吴就是这样一个人,每次发工资后除去基本的生活开销,剩下的钱全部存了起来,几年下来看起银行账户似乎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恰好公司里有一位与她完全相反的同事小张,小张秉承着”投资自己才是最大的财富”的理念,坚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买最好的东西。
不但如此,小张因为喜欢爵士乐喜欢摄影,拿着余下的工资去看各种爵士乐演奏,报了昂贵的摄影面授班。
虽然跟小吴比起来,她银行账户上余额没多少,但是却因为对爵士乐的喜爱和了解,又有拍摄的能力,成功进入一家音乐类公司做高级活动策划。
工资翻倍,每天的工作都是自己特别喜爱的,两年就升到了策划主管。
克里斯蒂安·库珀在《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中分享过自己的经历:40岁,年薪超过70万美元,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
但他却总觉得充满强烈的不安全感,觉得钱没攒够,一直不敢要小孩。
库珀缺钱吗?很显然不缺。但为何还会有这样的自我怀疑呢?这是一种病,其实这也就是”穷人思维”在作祟。
长期处在穷人思维之中的人,会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无法考虑长远打算,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
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小孩因为一直受着这样的教育,总觉得规划未来是不着边际的,享受当下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不仅如此,”穷人思维”会让孩子内心产生匮乏感。从小被灌输”我们家很穷”的金钱观念,会因为这种匮乏感而形成另一种”拜金主义”:有钱真好,但我有了钱也依然不舍得花。
网上有人说这种”穷人思维”就像一份没得选择的遗产,被深深的刻在孩子的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