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我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人,总有那么一些人,会让我感到困惑。
比如,曾经有一位婆婆,饱含感情地说起自己的儿媳妇,语气中是满满的疼惜:“我们家的某某可是不容易啊,我孙子非常难带,她一边工作、一边教孩子,还得经常跟学校沟通,忙得团团转,我们某某累啊。”
“某某”是儿媳妇的名字,这位婆婆特别用了“我们家的”来修饰,显得格外亲切,不像是婆婆,倒像是母亲心疼自己的女儿。
那时候我年纪尚小,听了这话大受感动,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融洽的婆媳关系。按照常理推测,婆婆既然这样疼惜儿媳妇,就算没有住在一起,平时大概也会搭把手,经常去帮忙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让儿媳妇有个短暂歇息的机会吧。然而,若干年里,这样的场景几乎从未出现。婆婆每天的生活,多是在打牌聊天中度过,相当惬意和轻松。
有一次,和这位媳妇提起她婆婆如何疼惜她。她淡淡地说:“她跟谁都这么说,但对我们从来都是不闻不问”。
这印证了我的观察,也让我更加疑惑。作为婆婆,是否帮助儿媳妇,都是她的自由,但这种言语上的热情和行为上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觉很拧巴,作为旁观者,都觉得不舒服。
而让人更加不舒服的是,她总能给自己的态度一个恰当的解释:比如:我们某某真的不容易,我一直想着怎么帮帮她,可是你看,我这家里就够我忙的了,我一整天都不得闲啊,你就说昨天吧,我从早忙到晚……
这样的逻辑,听上去似乎很可信,但只要对比真实的行为,就如同五彩的肥皂泡,瞬间破裂。
这饱含深情的疼惜,外加情有可原的解释,过去这些年光我就足足听了几十遍,而我并不是她们的至亲挚友,只算得上熟悉而已。这些话她总共说了多少遍,虽然无从统计,但一定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