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我家那小子》里,其实可以讨论的心理学现象很多。之前因为朱雨辰的妈妈行为太典型,而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其实,这种家庭,也只是中国家庭的日常而已,不知道有多少。
节目中,这种父母坐镇,通过看孩子独居生活继而来点评的方式,可以给孩子的行为方式带来更多的家庭信息作为参考,让我们在一个相对比较紧凑和独立的空间里,能集中看到父母性格、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与孩子成长、性格、行为之间的关系。
虽然心理学流派很多,但是各个流派几乎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小时候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我们很多人基本上也都认同这个观点。其实,童年的影响不仅仅是大,而是大的超出你的想象。
《我家那小子》里,陈学冬也是一个典型。
从小父母离异的家庭,使得他被寄养在亲戚家,而且还经常是你家几天、他家几天的轮转。
这样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出来的孩子,首先,他就是不开心。小时候父母离异的事件,并且没有跟着父母任何一方,这是一个严重的创伤经历。
在节目中,他曾经抱着自己的老师,在ktv里痛哭失声,一直说的话就是:我过的不开心,我过的不开心。
两只泰迪是他最忠实的陪伴。
陈学冬的性格看上去非常温和,很懂得照顾别人,很细腻。这一类的照顾别人、很细腻是为了讨好别人。
因为,从小寄人篱下的经历——即便那是自己的亲人,但是只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就不是自己的家——从小寄养在别人家的经历让他学会察言观色。
只有讨好别人,才能在别人的家里生活下去,别人才会收留你。
虽然他照顾别人温和细心,但是却疏于照顾自己。
朋友过生日跟他自己过生日两个场景,就是很好的对比:
朋友过生日,他亲自做了一桌的美食,让人赞叹;
而他自己过生日,则是布置好的家里空无一人,自己还生病,早早上床睡觉。
结果来了一个朋友,俩人吃的还是外卖,以及冰箱里累次打包回来不知放了多久的隔夜饭。连晚辈后生都劝他,对自己要好一点。
还有,他对别人的好很在意,想要马上回报。朋友庆生给他买了头部按摩器,他竟然问多少钱,要把钱打给朋友。虽然可能这是一个玩笑,但是,佛洛伊德说:任何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都暴露了你的潜意识。
长年的寄养生活让他不仅要看脸色行事,而且对别人的好会牢牢记在心上,生怕自己无以为报,甚至可能还有些会觉得自己不够可爱,或者不值得、不配别人这样去关心、去照顾、去爱。
只有一个从小被父母足够而强大的爱包围着的孩子才足够自信,自信地认为我是可爱的,我值得被爱,值得被他人、被世界,温柔以待。那么,自己对自己,也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