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科学育儿群里,有个爸爸分享了他儿子的一件事。
有天六岁的儿子在出门的时候,头碰到了门,疼的大哭起来。
当时的他也是一个劲地说:“不哭,不哭,一点都不疼,不疼哦。”
可儿子还是在那哭泣。
后来他儿子忍不住了,朝他喊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不疼?明明我就是感觉很疼。”
他当时意识到,原来我没有接纳他的哭泣,不能接纳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负面情绪。
德国教育专家麦克指出,我们不喜欢看到孩子难过哭泣,不仅是哭泣让我们觉得麻烦,而且也怀疑自己的价值。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我们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但是美国化学家Dr.William的研究很有趣,他发现,人因情感与心理因素而流的泪,和因外在物质刺激(如切洋葱)而流的泪,其成分是不一样的。
他指出,压力会使得化学毒素在人的体内累积,而这些毒素经由眼泪可以释出;哭可以排出身体中的一些废物。
因此,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它并不全然是负面的;相反,有时它具有正面的功能。
孩子哭过之后,不但会有纾解、畅怀、满足的感觉,它也具有治疗的功效。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子因为家境不好,在学校为了让大家喜欢自己,常委屈自己迎合他人,可最终还是一直被欺负。
而她将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父母的时候也是会被批评,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还会说:“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欺负你自己?那一定是你的原因。”
后来即使长大成人,也一直深受过去伤害的影响,一直都在隐藏自己讨好他人,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后来她找心理咨询师,有人倾听她诉说过去的种种,她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一直哭了很久很久。
哭完的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接纳了自己的过去,然后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的她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感谢你的不完美》中武志红说:
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的过去的必经之路。并且必须是那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仅仅是直面自己的不幸时产生的自然而然的难过。
所以当你感觉悲伤的时候,不需要拒绝,而是应该去接纳。
当孩子因心里难受而哭泣或发脾气时,往往会遭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堵截”。
比如:
你再哭,我就打你了。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不许哭了,哭什么哭,不嫌丢人呀。
然而成人的这样强行“堵截”孩子的情绪是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
这样的“堵截”虽使孩子暂时压抑了内心的紧张情绪,不让它表现出来,但是长期这样压抑下去,会使孩子将不堪重负。
最终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
- 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愈合孩子的创伤。
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大哭,以排解创伤,发泄平日里积攒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