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妈妈牵着4岁左右的孩子过马路。孩子手中的玩具掉落在马路中间,被开过去的汽车轧坏了。
孩子立刻大哭起来,他妈妈却大声的说:“赶快走,不要了。”
孩子哭得更凶了,说是他最喜欢的猪猪侠玩具。
妈妈大吼:“哭什么哭,自己不拿好掉了,怪你自己,再说哭就能变回来吗?你看大街上别人都看着,丢不丢人!”
孩子努力收声,却抑制不住地抽泣。一步三回头地看着破碎的猪猪侠。
妈妈仍然拉着他催促快走:“回头给你买个新的,一个男孩子别动不动就哭,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看到那个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哭出声,还在抽噎的孩子,感觉一阵心疼。
孩子心爱的玩具坏掉了,他感觉很伤心,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悲伤,唯有哭泣。
可是他妈妈却并没有接纳他的情绪,认为这这是一种坏情绪,是丢人的。
试想我们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时还会难过伤心,想办法舒缓自己的情绪,可为什么就不允许孩子表达呢?
否定孩子的情绪,还会给孩子暗示:妈妈不喜欢我伤心哭泣,伤心哭泣是不好的行为,我不应该伤心,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
好友瑜告诉我,有次她小侄女不小心摔了屁股,疼的连坐都不敢坐,可是当她告诉家里人,她感觉很疼时,却没有人相信。
所有人都在说:
就摔了一下,不疼的。就是,你看多大点事,摔一下还能摔多疼。多吃点饭,很快就没事了。
她听着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能体会她小侄女那种无助的情绪。
没有人去认可她的感受,去接纳她的情绪。
她当时很明白那种疼,因为她前几天也摔了一下,确实很疼。
她说,不被允许表达情绪,不被接纳情绪的后果就是:
她小侄女在遇到什么事,都不愿意再开口去告诉她爸妈,因为即使说了也没人相信,甚至还会被骂。
台湾教授洪俪瑜说过:“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
然而当孩子无法顺利地将情绪感受表达给父母时,会采取两种作法:
一是深埋心中,攻击自己;
二是将情绪“丢”给他人,都是别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