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宝从两岁多一点开始,正式进入高需求宝宝“可怕的两岁”爆发期。
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一年前有一次苏宝歇斯底里的哭闹了近半小时,我生无可恋的敲下来的,然后就一直搁置在那里,心想总有一天这个阶段过去了,我也要以老司机的角度来写一篇对策贴。没想到可怕的两岁还真的整整持续了一年。
两三岁宝宝哭闹给大人带来那种身心疲惫,高需求宝宝的父母肯定都懂。
我记得苏宝两岁半的时候,也是我怀果子的第8个月,她几乎每天都要大哭一场。有一次是苏宝吃饭的时候,她的意大利面里有一点玉米粒,她看了一眼就哇一声哭了。我解释说我没办法一颗颗把玉米挑出来,苏宝一听更是哭得要背过气去,我说什么都没用。
还有一次是果子刚满月,我带着两个娃一起在超市买菜,当时临近中午苏宝已经有点饿了,收银台排队又特别长,果子这时候也开始烦躁了。
我一只手抱着哇哇哭的果子,另一只手推着购物车。得不到关注的苏宝,直接往地上一躺就开始嚎啕大哭,怎么劝都劝不住,所有购物的人都绕开我们,并且投给我同情的眼神。
想想当时的我也是坚强,尽管内心已经快崩溃了,还面不改色的把苏宝牵到一个没什么人的角落里,冷静陪到她平静为止。
从两岁到三岁,我家的高需求苏宝几乎每天都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到现在偶尔才会有点小情绪。这样一点点熬过来,我也总算有了一些心得。
在宝宝发脾气这件事上,这一年间我观念最大的转变之一,是从拼命想“我一定要做点什么让孩子平静下来”,转变为了“我得先将这件事对自己的消耗降到最低值”。
因此,面对高需求宝宝发脾气,不要做的事情有:
1-讲道理
2-发脾气
3-向孩子妥协
因为:
第一,高需求宝宝发脾气时,她整个人其实已经不在地球了,那一刻她听不见,看不见,理解能力也退化到婴儿的水平了,大人不管做什么效果其实都不好(就像苏爸经常无奈的说那句:She’s gone)
第二,宝宝情绪爆炸时,大人如果不能保护自己,孩子给大人那种遍体鳞伤、万念俱灰的无力感,其实才是亲子关系中的隐形杀手。只有保护好妈妈自己的情绪,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心情来教孩子处理情绪。
苏宝的蒙特梭利幼儿园老师最近经常和我聊起,宝宝发脾气的时候,是主导情绪的右脑在起作用,而不是主导逻辑的左脑,这时候对孩子讲道理是根本没有用的(这个理论来自科学家Daniel Siegel的全脑培养法)。
当然更不要向孩子妥协,因为那样孩子会认为自己只要歇斯底里,就可以得到大人的关注和许可。这一年通过不断试错,知道哪些方法不管用后,我总结出了一套对苏宝比较有用的处理方法,一共分3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