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吃苦,是一门学问
经历苦难,可以让孩子快速成长,甚至带来脱胎换骨。
这并不是说,苦难本身有多大的意义,而是经历苦难的过程,所带给孩子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学会吃苦的重点,并不是让孩子尝尽贫穷的滋味,明明可以衣食丰足,却偏偏要吃糠咽菜,明明住着楼房,却偏偏要找个茅草屋。
而是对于孩子心性的磨练,锻炼孩子在未来过程中,承受住一时最坏的情况,并能更好地走向未来的能力。
知乎上有个提问“当下锻炼小孩吃苦还有意义吗?”
一个网友回复意味深长,他说:
吃苦,在某一方面就是让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做一件相对伟大的事情,除了兴趣支撑以外,都是枯燥无味或者周期性长的工作。锻炼吃苦,更多地是锻炼一种吃苦的习惯,锻炼一种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锻炼一种不懈的劲头。这才是吃苦最根本的目的。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成长路上,没有捷径,剥夺了孩子吃苦的权利,也就是阻断了他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曾经听过一句话,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苦难这所学校的教育,才能获得实际有用的智慧。
从小没吃过的孩子,缺乏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与感知,缺乏对于他人的理解和体谅,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与毅力,缺乏对抗挫折的决心与能力。
所以,真正爱孩子,绝不是把他放在蜜罐中,而是鼓励他去接受风雨的洗礼,体会个中滋味,鼓励他迎着太阳奔跑,为梦想而奋斗。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习得技能,会为孩子增长浮华,强大内在,才能助力人生起航。
让孩子吃到该吃的苦,才是对他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