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与其长子——世界钢琴大师傅聪之间横跨十几年的书信集,收纳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夫妇与傅聪的书信,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也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
在傅聪的成长之路上,家庭对他有着极为特殊的影响。
他曾多次说起,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家庭给他的教育,无论在艺术道路还是人生道路上,父母一直是自己的两盏明灯。
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始终坚持着“先做人”的教育底色。他认为教育应当以人格教育为主,知识其次。
在人格良善的基础上,再要求孩子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健全自己的精神世界。
傅聪曾说:“《家书》用文字概括了我从小在父亲身边所感受到的一切。”
《傅雷家书》不仅能从两代人的对话中,了解到一代钢琴巨匠傅聪的成长历程,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一个中国传统书香门第的精神世界,必将从中受益良多。
下面,让我们翻开这本家书,品读傅家故事和其中珍贵的人生笔录。
严格的品行教育与宽松的艺术自由
1934年,傅聪出生在上海一个传统的书香门第,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傅雷是一个为人处世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的人。
幼年时,父亲极少对自己嬉笑逗乐,也不会对自己调皮淘气的行为表示欣赏。这让傅聪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任性。
傅聪长到学龄时,上海正被日本侵略军包围,傅雷就亲自编写教材,给傅聪制定课程,在家亲自教他。
傅雷既是严师,更是严父,他对傅聪严格的品行教育细化在生活的每个方面。
就餐时,傅雷会时刻注意着傅聪的坐姿,手肘摆在桌边的位置是不是妨碍了同桌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了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等;小时候,傅聪只爱吃肉,不爱吃菜,父亲曾为此罚他只能吃白饭。
但傅雷也不是一直这样“不近人情”的。有一回,傅聪练习钢琴,弹得累了,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编的调子来。
在二楼工作的傅雷听见了走出来,吓得傅聪赶紧乖乖地按琴谱弹下去。
但父亲没有罚他,而是鼓励他再弹一遍刚才自创的曲子,并且亲自用空白的五线谱将这个曲子记录了下来,说这是极好的创作。
傅雷从不在艺术和创造力上束缚傅聪,而是在对其品德教育严格的同时,小心呵护着他的艺术创造力。
循循善诱下,傅聪既被指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的青年,又被鼓励成为一个有独立自我精神的艺术家。
在这样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傅聪很快在钢琴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才能,1954年,20岁的傅聪被国家文化部选中,得到了去波兰深造学习的机会。
傅聪离开的当天,傅雷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回顾前二十年对傅聪的教育,忽而觉得不该在傅聪的童年对他那么严苛,但又明白傅聪今日的成就离不开自己严格的要求。
他将这些反思与自我辩驳毫无保留地写进家书,对傅聪说道:
“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你不知使我的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尽管将来你我之间聚少别多,但我精神上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孟德斯鸠曾说:“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
要想让孩子生长挺拔,必然需要父母对品行素质的严格把控;而且还要注意不能磨灭孩子的创造天性。唯有精确地把握这个“度”,才能让孩子长成栋梁之才。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永远是左右为难的,“严”与“松”,度的把握,是父母最要注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