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超市买东西,前面有一宝妈正对着清单一边扫货一边照看两个娃。大的女儿五岁左右,小的儿子最多三岁。
不一会儿,两个小家伙便为了同一个玩具争抢起来了,那么多玩偶,偏偏只剩一只小猪佩奇了。而且两个人哭闹着只要这一只。
小的明显夺不过大的,抢不到自然号啕大哭,哭声震天动地,好不委曲。马上有好心路人出来调停
“姐姐,你是大的,快让给小弟弟啦。”“让姐姐再重挑一个别的不就好了吗?”“不能惯着小的吧?”……
我饶有兴味地看妈妈如何收场。
只见妈妈弯下腰蹲到弟弟面前,眼睛和善地看着他,再慢慢地捂上自己的耳朵。
看到这个动作,弟弟竟然停止了哭泣。
当时我就叹到,高手啊!现在年轻的辣妈们都有这等功力了吗?看得出来这动作是和宝宝共同约定的一个不哭闹的暗语, 以前在家一定没少训练。
只见妈妈马上又转身拥抱了一下姐姐(表达共情与关注)。姐姐难过的小脸立刻阴转晴。
“你们是选择继续在这里闹呢,还是想到我的臂弯里来和平商讨一下呢?“(给孩子可以选择的权力,强过直接下命令,孩子更愿意配合。)
妈妈蹲着,同时向两个孩子伸开双臂。
于是两个宝走近妈妈的怀里。
“妈妈,怎么办?只有一个佩奇了,我跟弟弟都想要。”
“妈妈相信你和弟弟一定能协商解决好的。“ (指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姐姐,我只要这个。妈妈,我只要这个“ 小家伙很会诉说他的要求嘛。
“弟弟,我也很喜欢这个,让妈妈买下来后,我们一人玩一天好不好?“(开始自己的头脑风暴了)
“不要,我要白天玩,晚上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才给你玩。“(弟弟表达能力又晋一级)
妈妈看向姐姐,姐姐不太满意,妈妈鼓励她再想想。
“可是晚上玩的时间少,那你要把你的巧克力分我一块才可以。“ (自我调整心理平衡)
“那好吧。”(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矩更容易被遵守)
不服都不行,真让俩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将问题一起给解决了。妈妈态度完全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