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做到会“听话”呢?
一、要真正认同孩子的感受
孩子说的时候,请放下手中的工作或者收起手里的手机,用12分的耐心和始终如一的专注听他说完,并且不时的对他的倾诉予以反馈。
比如:“嗯……”“哦……”“是这样啊……”,而不是试图提问、给建议。
等他讲完后,对孩子的情绪,产生情绪的原因进行细化,并且进行客观的表述。
“因为……,你觉得很难过。”“嗯, 你一定很生气。”
如果孩子有诉求,比如孩子说:“打针好疼啊,我再也不要打针了。”
父母可以用假设的方式帮他实现愿望:“噢,我真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就不用打针了。”
真正认同孩子的感受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让孩子感受你真正的认同,不能只是重复孩子的话,或者敷衍的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或者直接提问:“你怎么啦?”
但是也不必过度强化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抱怨说:“老师真讨厌”。家长马上说:“你说的对,她就是够讨厌的。”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反省。
二、要注意认同的是“感受”,而不是“行为”
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要理解呢?
那这样会不会变成溺爱呢。当然不是。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是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
比如放学回家之后,哥哥在写作业,弟弟把他的作业划坏了。哥哥很生气,并且打了弟弟了一顿。
这时候应该告诉他:“弟弟把你的作业划坏了,你肯定很生气。但是,你只能用嘴巴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孩子会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但是并不赞同他的行为。
三、要适时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的情绪是针对父母的,他大喊大叫的说:
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我恨死你了,再也不要看到你。
这时候家长本身也是有情绪的,应该如何认同孩子的情绪呢?
这时候,要做的不仅是认同孩子的情绪,还应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
你这样说我很难过,你说的话我不喜欢。如果你生气了,可以用另外的方式告诉我,也许我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