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呢?说说我自己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有一天,由于一个同事的失误,部门出现了一点突发情况,部门吴主任赶紧召集大家应急处理。我也放下手头的工作,帮助同事一起处理。
事情有些棘手,我们忙得中午饭都没吃。一直到下班前才处理好。
正准备下班,单位领导王总过来找我,问我第二天开会要用的讲稿准备好了没有。
我被突发事件打乱了节奏,一忙就忘记了第二天开会的事。只好跟王总说,因为处理一点紧急情况,还没准备好。要不晚上加个班。
王总一听,瞪了我一眼,当着全办公室的同事,气哄哄对我说:
我不听理由。早上告诉你了,这个时候还没完成,干什么吃的。
满屋的同事看着我被骂既然没有一个人替我解释。王总说完就气冲冲的走了。我一个人坐下来加班,把工作做完,很晚才回到家,觉得特别的沮丧。
回家的时候,忍不住把在单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孩子他爸。哪知他听完,只是看了我一眼说:
老板交给你的任务当然是最重要的,你应该先完成领导的工作,不要多管闲事。
我觉得难过极了。忍不住打断他说:“不要说了,我知道了。”
我当然知道自己存在问题,可是我跟他说根本就不是为了听意见啊。
他没有听到我说这些的缘起,是因为我压力很大,情绪不好,需要找个地方倾诉和排解。
他不曾感知我话里的情绪,那就是:“我很难过。”
他给的建议一点都没帮助到我,反而让我内心变得更混乱无序。
可是如果他说:“今天真是糟糕的一天啊。你承受了这么大的压力,又被领导批评了,你一定很难过吧。”
再走过来抱抱我,我一定会觉得好受多了。因为他理解了我的感受,我就得到了释放和排解。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共情”。
小时候看翻译过来的欧美电影,会觉得他们的话语体系很陌生。比如一个孩子跟父亲抱怨学校的老师、同学、人际关系,父亲可能只是走过去抱抱他说:“这听起来真糟糕。”
那时候会觉得:什么?这好像不符合预期啊。其实这也是“共情”的处理方式。
会“听话”的父母,一定要找到孩子所说的话指向是什么,他到底因为什么跟你说这些话;也要能听懂孩子的话里包含的情感。
这样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与他共同分享感受,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