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在寻求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尝试轻描淡写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也尝试描绘“死”其实是另一种方式地“活”,但始终也没有解决问题。后来发展到在影视中、书籍中出现此类生死问题时,女儿总免不了要伤心一番。但毕竟这些是虚拟的,不是她生活中的人物,所以哭了之后也没有太较真。
后来这个话题由于我们有意无意的回避而搁置了,直到有一年清明节,我们姐妹几个带着各自的孩子来祭扫父亲的墓地,这个话题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不知谁提了一句:“小朋友们,帮忙洒纸钱了,这些可以让外公用哦。”
也许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寄思,可小孩子不这么想,女儿马上问:“外公呢?”
“外公住在“小房子”里。”
“他怎么不出来呢?”
接着又是一番此类话题的对话。
在这一次的对话中,我摒弃了以前遮遮掩掩的态度,硬着头皮说:“外公去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我想与其让她哭哭啼啼地找我要外公,不如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事实。虽然残忍了点,但总好过于让她头脑中还存在幻想。这一剂猛药,让孩子明白了死亡的不可逆转性,但同时也产生了另外的问题,就是孩子开始惧怕死亡,害怕失去,有了深深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