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橙子和姥姥视频聊天。隔着屏幕,橙子给姥姥比划他们学的京剧健身操,就听姥姥说:“跳得真棒,你妈就不会……“
我在旁边做家务,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他们聊。
一会儿,橙子又给姥姥演示什么动作,姥姥又说了一句:“真棒,你妈就做不了这个。”
我忍不住凑过去说:“你们聊你们的,干嘛总扯上我啊?”
很小的一件事,但姥姥的这两句话却让我心有所动,思考了好久。
很多时候,我看姥姥姥爷和橙子的相处,就像是在“考古”,从他们对待橙子的方式中,我隐约会找到一些自己当年的成长痕迹,推测出他们当年是怎样教育我的。
总的来说,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很宽松的,记忆中,我没有挨过骂,没有挨过打。我很感恩,父母给了我一个宽松、民主、尊重的成长环境,让我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力之内的最好。
当然,作为社会中的人,他们也免不了他们那代人、那个崇尚集体的时代的局限性。
比如说,比较。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拿我和邻家的孩子比,和同事的孩子比,比学习,比做家务,比为人处世,比性格开朗。
当然,他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比较,只是在闲聊中提起:谁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慢慢地,我就明白了父母心中理想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我就会努力去做得比那些孩子更好。
只是,我不可能永远在比较中占上风。
有的方面,我做得比别人好,比如学习,我就觉得挺得意,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有的方面,我不如别人,比如性格内向,不善社交,就会觉得自己不好。
这样比来比去,造成的一个后果是:我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好。
因为,我的自我价值感是从比较中得来的——
我比别人好,就会生出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不如别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别人对我好。
更重要的是,那种优越感其实是虚假的、不堪一击的,只要换了一个更强大的比较对象,我就会立刻从洋洋自得变成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