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包括打针前、也包括打针后。
这个经验主要源自小叶子刚满月那会儿,我和老公带她去香港母婴健康院打针,这么点小娃,啥心理建设都没法做,抱进去扎一针,哇哇大哭。
我俩手忙脚乱地安抚,从接种室一出来,就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了,过了2分钟、3分钟,心想着,都半天了,怎么还哭?
一个岁数挺大的护工看着我们,大手一挥,“往外走走啊!在这里她当然怕啦!”果然我们动起来,孩子眼前的视线和环境换了,很快就被转移注意力了。
2岁前的孩子,转移注意力和情绪这招都很管用,带上喜欢的玩具、玩偶,和孩子玩玩互动小游戏,总之,别在打针的附近逗留太久。
医院推荐的这个姿势也很有效,能让孩子在妈妈怀里感受到熟悉的心跳,有助降低恐惧。不过也要小心用力过猛,可以在到接种窗口前,就预备这个姿势抱,让孩子适应。
2岁以后,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都提升了,这个时候,“沟通”格外得重要。
换位思考,其实我们大人怕不怕打针呢?老实说,我还是会怕,每次打针,我都不敢看针管,头总是瞥向一边。
而且我最害怕的,不是针扎的那一瞬间,而是护士拿着消毒棉花擦来擦去、拍拍你的胳膊找血管——等待的过程,比扎的那一刻,更煎熬。
所以让人真正恐惧的,是未知: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或者不知道有多疼时,最痛苦。
我在社康时,听到一个小男孩凄惨地哭了好几分钟,我想他一定扎得很疼吧?结果走近一看,人家还没扎呢……
大多数孩子,是之前留下了打针的阴影:被强按着不许动、被扒开了袖子衣服、被禁止哭泣、被突然冷冷地擦上什么东西,然后猝不及防,“趴!”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