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孩子,总会做错事情,要不要惩罚?如何给孩子一个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会对孩子说很多的“不要”:不要趴在地上、不要说脏话、不要大喊大叫…
或者说很多的“要”:要有礼貌、要按时休息、要按时做作业…
但孩子一定不会完全听我们的话,总做出一些不对或不合适的事来,这时候我们要不要惩罚他?
许多父母相信约束孩子不当行为的办法就是惩罚。
“如果不惩罚,他们还不上天了?”
“如果不惩罚他们,孩子怎么知道他做错了事情,以后不再犯错了?”
“我惩罚他,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
虽然,我们回忆自己的小时候被惩罚,内心充斥着仇恨、报复、反抗、内疚、自怜等等负面情绪,但依然不敢轻易放弃对孩子的惩罚。因为我们担心啊:
“如果我从来不惩罚孩子,那一切不成孩子说了算了?”
“这样显得父母好软弱。孩子以后不就更无法无天了吗?”
有人在咨询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穆·吉诺特博士时,问过类似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对忽略父母、反抗父母的孩子加以惩罚是恰当的?孩子们难道不需要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吉诺特博士的回答是:孩子需要体验到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但不需要体验惩罚。
即使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大人的意愿,也不用惩罚他们。因为惩罚本身不起作用,相反它是一种干扰。孩子本应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遗憾,本应考虑如何补救,但惩罚却让复仇的渴望充斥孩子的心。
也就是说,通过惩罚孩子,我们恰恰剥夺了孩子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的反省过程。
惩罚往往仅仅在表面上迅速制止了孩子的不好行为,但并不能帮助他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找到修正行为的解决方案。
比如,下面的这个小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不好,妈妈惩罚他这周不许看电视,并以为他会乖乖认错,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