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绪化
美国心理学界有这样一句话:“情绪化的行为,就像瘟疫,具有强大的传染力。”
孩子在童年,特别是3岁以前,思维模式尚未建构成熟,不太会思考和辨析,只会源源不断地接受。
因为幼童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很好的视听能力,所以其实他们一直在默默观察父母的行为,并不假思索地,照搬父母的反应模式和情绪。
如果孩子一直看到家长用叫喊、争吵和推搡来解决问题,他就会复制你的行为模式。
父母不能平心静气,就会给孩子一种糟糕的行为暗示:
如果有一天,我觉得不爽,我也可以这样,肆意发泄,随意做事,既不需要考虑后果,也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孩子会觉得:你看,当初爸妈不是没有考虑过我在场,就闹情绪嘛,所以我闹情绪的时候,不管谁在场,我也可以肆无忌惮。
于是,“熊孩子”就这样诞生了。
家庭素质教育专家于秀老师曾经建议:
为了不让情绪影响孩子,父母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情绪化行为的周期。
譬如,女性在经期前容易心情紊乱,男性在工作任务重的时候,脾气可能崩盘。
在这些阶段,自己就要注意调控,不要随意释放消极情绪。
当父母已经出现情绪化的征兆,一触即发时,为了让情绪平缓,不要影响孩子,可以出门去散步来调节心境,可以吃些巧克力或甜品让心情愉悦,也可以去运动一段时间,流流汗,心情便会纾解。
另外还有一种简易的自我放松法,就是深呼吸,不停暗示自己,松弛神经,平和情绪,再听一段柔和的轻音乐,使得自己的身心,从情绪的峰值上降下来。
等到你觉得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就可以开口,跟你的另一半好好谈谈。
孩子也很乐意看到父母和睦相处,看到他们那么相爱,即使在有了矛盾的情况下,也能软语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