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责,还有一种结果——孩子也学会了推卸责任,怨天尤人。
遇到问题,都归结到外界:他人,社会,运气……他会有无数理直气壮的借口。
自然,他也沿袭了妈妈的这套话语:都是因为你,我才会这样。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但凡出点问题,总有一大堆理由推脱搪塞,领导的错,同事的错,朋友的错,天气的错,反正就不是自己的责任。
就连买的衣服不合意,也会抱怨说:都是导购忽悠我买的。
没有担当、怨气满满的人,接触过一两次后,人们多会避而远之。
看起来,这两种反应方式截然相反,其实本质上是一致的。
骨子里都是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不够好,遇到问题经常会有一种无力感,没有力量去选择,去改变,去承担。
反映到事情上,要么攻击自己,就是自责,要么攻击别人,就是指责。
把原因归结到外界,就避免了指责自己,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保护。
不管是怎样的反应方式,这句口头语就像紧箍咒一样,一直套在孩子心中,哪怕长大成人,他的内心还是那个不独立、不幸福、找不到真正的力量感的孩子。
你愿意你的孩子变成这样吗?
心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周末,她应邀去一家公司给中层做心理培训。因为是周末,很多人来得不情不愿,但公司要求必须来,老师环顾场内,能感觉到学员们消极抵触的情绪。
怎样扭转这个局面呢?
老师问一个学员:“既然不愿意来听课,您为什么还要来呢?”
学员很无奈:“大周末的,我也不愿意来。可公司要求必须来,不来就扣奖金,没办法啊,只能来了。”
老师问:“如果不愿意,您完全可以不来听课,扣奖金就扣奖金吧。可是,您还是在扣奖金和来听课中,选择了来听课,对吗?看来,您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没有办法,只能如此。这个选择并不是公司逼迫之下的被动顺从。”
听老师说完,这个学员愣住了,教室里也一片安静。这番话显然让大家有所思索:原来,我并不是没有选择,来这里听课,就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啊!
很神奇,由此,那种消极抵触的情绪没有了。接下来的课程进行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