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大人眼中的孩子无意义的玩耍,真的不重要吗?
记得鲁尼一两岁时,我教他搭积木,他却总是把我搭好的积木推倒,还玩得很开心,我实在想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玩的。
玩推倒游戏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开始尝试搭积木了。刚开始总是掌握不了平衡,我试图教他,可是他却把我推开,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又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他搭的积木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了!
我终于明白,孩子正是通过无数次的推倒和重搭体验,才感受到了物体的平衡概念,学会了如何让积木块稳稳地叠在一起,这种能力绝不是通过口传心授习得的。
孩子早期的各种学习,看似都是无意义和杂乱无章的游戏。
比如,听音乐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动作跟音乐节奏不合拍,唱歌也不着调;画画的时候,乱涂着我们无法知晓意义的线条、形状和缺漏的形象;书写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画”字,画一些圆圈、写一些凌乱和被拆分的“文字”……
所有的这一切,这些看似无意义和杂乱无章的行为,都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它们是孩子通向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蔡朝阳老师说:“游戏,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生活。游戏不是游戏,对孩子而言,是生活本身,是劳作本身,更是意义本身。而在这些看似无价值的游戏之中,想象力在驰骋,创造力在迸发。这些无用的瞬间,给孩子提供强大的心理内驱力,即便这一瞬间不曾显现,也将在日后某一瞬间闪耀。”
也正是通过各种体验游戏,孩子有了情绪、感受,才会形成认知,这种体验越丰富,他们就越能将各种认知进行整合、接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大人呢,总是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知识和道理直接教给孩子,因为我们难以忍受孩子无知的样子。
这样做的结果,孙瑞雪老师说,“一定是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和创造自我意识的过程,同时也一定会影响他的认知发展,也会将他的生命搁浅在心理或者认知的层面。对于儿童来说,他对世界、对自己的接纳,首先要经历感觉和心理,然后才流向认知的程序,这个过程才是对的,而不是直接跳跃到认知层面。”
所以,我不主张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行为:
- 在孩子对音乐没有足够的自主聆听和感受时,就期待他能很好地用肢体来表现音乐的节拍和旋律,甚至送他到兴趣班强化训练;
- 在孩子对大自然没有足够的观察和感受,没有自由涂鸦的经历前,就让孩子临摹,教他绘画技巧;
- 在孩子没有经历过“画字”的阶段,手指小肌肉群不够发达时,就要求孩子写出一手工整的文字;
- 等到孩子三、四岁时,认为他可以较好地玩积木时,才让他去玩;
……
在童年这唯一不可复制的珍贵日子里,在孩子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甚至无所事事中,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意义?谁也说不清。所以,请不要随口对孩子说:“你做的这件事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