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天都在盼望周五的到来,心心念念地等着妈妈来接。对于那些小小孩来说,周一到周五是多么的漫长,其实他们的心理很难承受这样的漫长,却在被逼适应着。
如果遇到妈妈没有准时来接,更是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一种被全世界遗弃的感觉,他的痛苦、绝望和孤独会在幼小的心灵里,放大无数倍。
在网上看到,一个把孩子送去全托的妈妈说,我家孩子上了三年全托,小毛病都没了,非常自立。
不知道她欣喜之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自立是如何锻炼出来的?
《幼儿园》纪录片的导演张以庆,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有老师把我说的吓死了,她管一个班只管两头,最好的和最闹的,中间的不管。处在中间段的孩子,有的三年了,老师没跟他单独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的班级人数多,如今都基本是小班教学,一个班上二三十人,不存在这么极端的情况,但只要在学校,老师的精力和关注度都是有限的,都有不那么被关注的孩子。
小小年纪,在单一的环境下,长期不被人关注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如果他晚上能回到家里,在妈妈的怀抱里躺一躺,和妈妈聊一聊,那些不愉快也许都会烟消云散。
全托的孩子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便他们和父母一周见一次面,但很多事情也都忘了,没有那样的情绪,也没有那样的心境了。
孩子也已经在习惯性忽视中,慢慢懂得,有些事情,是要靠自己的。他们超越同龄人的早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习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长期缺乏必要的关爱,也是一种创伤,人太多的创伤压抑在潜意识里,它会形成将来的很多病症。
可真正到了将来,谁会联想起自己痛苦的根源,和小时候上全托幼儿园有关?
不仅仅是幼儿园,去上寄宿制小学的孩子,内心也是很容易形成创伤的。在大人眼里,比起有着超强的自理能力,更隐蔽的心理健康就变得不重要了吗?
纪录片有段简短的采访,让我来回看了好几遍。工作人员分别问一些孩子:
什么时候你会说我爱你?
听过妈妈对你说过我爱你没有?
你想对谁说我爱你?
被采访的孩子,听见提到妈妈,几乎都面无表情地回答,没有,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