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央视纪录片推荐:二十四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解说词[全8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央视纪录片推荐:二十四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简介

极富智慧的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发现:“夏至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春分、秋分,南北光照平分。”根据这四个节点,我们有了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科教授带你先在春的节气里畅游一番,感知美好的同时,领略祖先凝结在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春风化雨

立 春

公历2月4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从天文学角度,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之日。

立春是24节气之首,是农历的换季换年,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

虽然立春名字带“春”,可实际上最不像春,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算是春天的前奏。按照气温标准计算,此时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大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只占总面积的7%左右,其他都还是冬,可见立春仅仅是徒有虚名。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虽然真正的春天离我们还有“一步之遥”,但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此时田间地头已吹响了大春备耕的号角。“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可见把握了春天,就把握了一年的好收成。

润物细无声

雨 水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宋.韩愈《初春小雨》

每年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个节气——雨水。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地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轻雷隐隐

惊 蛰

转眼到了3月,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古称“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春耕大忙就此开始。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华北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故有“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一说。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要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我们跟着太阳的脚步前行;草木鱼虫、天地万物,让我们对时间有了不一样的感知。正如作家王开岭所说:“我们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发芽、枝条的变软来感知早春;要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旷野萤火来记忆盛夏;我们的眼帘中,要有落木萧萧和鸿雁南飞,要有白雪皑皑和滴水成冰……”

过了惊蛰,春日正盛,且待我们去慢慢品味那有滋有味,诗情画意的二十四个节气吧。

央视纪录片推荐:二十四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目录

01 春风化雨

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从天文学角度,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便是立春之日。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公历2月18到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个节气——雨水。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02 日和清明

3月21日,春分节气。春分一到,气温回暖就驶入了“快车道”,从春分到清明,正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节,雨水明显增多。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来临。天地之间,温暖晴和,是时清明。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春寒皆去,天气渐暖。

03 夏长万物

每年阳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会指向时钟上四的方向,即东南方,这一天正是北半球春夏交替的日子。“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七个节气, 代表着夏天正式开始了。

04 炎蒸三伏

夏至日,太阳走到黄道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长的一天,此时万物壮大繁茂至极点,阳气也到达极致。夏至日后随着日照时间渐短,阴气开始慢慢生发。因为正好在这天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

05 风涌稻香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一般在阳历9月7日前后来临。白露物候均与鸟有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馐。白露节气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

06 清秋月圆

秋分又称日夜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使用的节气之一。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天正式迈开了脚步,阴长阳消,天气开始变凉了。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进入寒露节气。寒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霜降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中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07 朔冬藏瑞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风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防果树受冻。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在“藏”字上下功夫。

08 数九盼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光阴变换,岁月流转。二十四节气,就这样支持着一个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oo36DbTcHhF-CYffvXUGA

验证码:
验证码全网通用!请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兜得慧”关注公众号后,回复“399”,按提示操作即可

赞(1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央视纪录片推荐:二十四节气时间里的中国智慧解说词[全8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