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漫长的三伏天过去了。虽然阳光还是很强烈,但清晨和夜晚开始有一丝丝凉意出现,体感舒适了不少。
细心观察也会明显感觉到洗完澡后,皮肤的水润感消失了,身体变得有点干干的。
随着天气一点点凉起来,这样的干燥感会一天天增强,日益明显。皮肤会越来越干,如果不及时保湿,涂抹润肤露,就会干痒难受,越抓越痒,小一点的宝宝则容易出湿疹。
干燥感慢慢地渗透,会出现嘴唇干裂、鼻子干痒等状况,呼吸道的感受也会逐渐明显,咽喉也会出现干、痒的感觉,如果不及时润燥,就会从干痒发展到咳嗽,还会伴有手足心燥热等状况,一旦宝宝开始喷嚏不停,咳嗽不断,妈妈就会特别担心和焦虑。
所以为了宝宝能顺利度过秋天,出伏后要及时润燥。
大家印象中,秋燥就是天气干燥,其实秋燥分为温燥与凉燥两种。初秋时间主要是温燥,这时,天气还是特别热,但早晚逐渐凉下来。
刚开始的时候,早晚的清凉感不会太强烈,人感受到的还是夏日的炎热,慢慢地,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开始出现,清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早晚身体处于凉爽的环境下,人体机制刚刚适应,太阳一出来,突然又进入一个似火般燥热的环境。汗刚冒出来,一阵秋风袭来,汗就瞬间蒸发,身体在寒凉——燥热——寒凉中不断变换。
这就像夏天时从冷气十足的商场出来,感受到外面的燥热,身体刚要出汗,又进入冷气中,来回折腾几次,人体调节不过来,就会出现种种不适。这种不适很像风热,但实际上不是,是温燥。
一直到进入深秋,天气骤然冷下来,津液开始往回收,收敛的时候寒气直接侵袭到肺,这时出现的种种不适就是凉燥。
宝宝身体弱,身体没有经受过季节变化,无法即使调节来适应温差的变化,不管是温燥还是凉燥,他们的身体都容易出状况。
现在这个季节,宝宝最容易因为温燥而生病,温燥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舌头变红,经常觉得口干、口渴,一直想喝凉水。
2、鼻腔也会变得干燥,有时候会出现血丝,嘴唇常常开裂,起皮,怎么喝水都解决不了鼻唇干的问题。
3、小便颜色较深,大便干燥,有时候甚至会便秘。
4、手足心燥热,心烦脾气大,动不动就发脾气。
5、早晚咳嗽最厉害,尤其晨起时动不动咳嗽几声,但到了中午又不咳了,晚上太阳落山后或入睡后会咳几声。
6、咳嗽时没有痰,是干咳,有时候会有很少量的痰,痰液粘稠,呈黄绿色。
7、宝宝有时候会出现低烧,头疼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