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就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最近跟鲁尼聊天时,发现他有一种自以为聪明就可以不用勤加练习的思想(详见为什么不要夸孩子聪明?),我很是担忧,思索着如何才能纠正他的这种想法。
目前我想到的是,第一,以后不再夸他聪明、厉害,而是尽量夸他肯努力、会想办法;第二,每晚跟他聊天,了解他的新想法;第三,寻找一些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跟他分享。
就在寻找案例的过程中,我在网上看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Dweck)的一本书《看见成长的自己》,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在体育界,人人都相信天赋的重要性。
比利·比恩 (Billy Beane) 就是这样一个体育天才。外界曾一致认为他是下一个贝比·鲁斯 (Babe Ruth – 美国历史上的“棒球之神”)。
比恩上高二时,他就已经是篮球队的最高得分球员、橄榄球队的四分卫、棒球队的最佳击球手。他才华横溢,着实让人羡慕。
然而一旦事情出现丝毫差池,比恩就开始找东西撒气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喜欢失败,还在于他似乎根本不懂怎么面对失败。
随着他从学校球员升级为专业球员,比恩的臭脾气也越来越糟。每次上场击球都是场噩梦。他将这看成是一次受羞辱的机会,每每跑垒失败,他都会感到丧气至崩溃。
更糟糕的是,比恩从来没有尝试用建设性的方式纠正这些坏毛病。因为他认为天赋无需努力,平庸没有才华的人才需要勤奋刻苦,天才不会请求他人的帮助,否则就是软弱的表现。
简而言之,天才从不去分析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指点和练习取得提高——认为自己有缺陷这个想法本身就很恐怖了。
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困扰,比恩越陷越深,彻底受制于自身巨大才华帯来的重压。
作为运动员,比恩始终没有从这种思维中走出来,然而成为美国职棒大联盟(Big League)经理人之后,比恩却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棒球生涯中,有一位球员与比恩共同生活、并肩战斗,他就是伦尼·戴克斯特拉 (Lenny Dykstra) 。